本帖最后由 清风素月 于 2013-5-14 08:35 编辑
对联之隔 —由两幅对联引发的争论 主讲:九鼎老师 其实今天主要是讨论隔的问题,这是由一场关于隔与不隔的激烈的辩论引发的,隔,大家懂么,它属于六要素里的哪条?【内容相关】。内容相关,就要求出句和对句,在内容上要有关联点,对联,既要对又要联,联就是关联点,对是对立,但是对立并不是代表隔。如果两句毫不相干的话放在一起,虽然对立了,但却不是对联。那么如何判断一句话是不是隔,我们今天从一场激烈的辩论来学习。每次谈到对联的“隔”这个话题,大家往往见仁见智、各抒己见,难免面红耳赤,最后却不一定达成共识。作为学生,我们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与赏析过程中来取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永恒课题。我的观点是,找出读联的“着眼点”与作联的“落脚点”,求同存异。好,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下面这幅联是否隔。 坚持重道尊师方向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 如果这个对联贴在教育局大门上,是否隔?挂在我家门口就不是联,挂在教育局门口就是联!”正是这句话,打开了我的思考之门。这句话,隐约提出了“着眼点”与“落脚点”的问题。 再看一联 动物园中观动物 图书馆里看图书 作者的观点认为这个不隔,原因是劳逸结合,看完动物去学习,这适合描写六一小学生的一天活动。 好,对于这个展开了一系列的激烈讨论,下面我来转发。 观点一 坚持重道尊师方向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 放在市政府门口绝对是好联啊~~~ 动物园中观动物 图书馆里看图书 单观,符合对联意隔的基本条件;但是定要把他整到一起,当然不能算隔了。比如:长江上午带小女儿去了动物园,下午带孩子又去了图书馆,一个既懂生活,又爱学习的,与时俱进的长江跃然纸上了~怎么可以说隔捏 观点二 我认为,“隔”与“不隔”根本就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有的只是“隔”的程度。再关联紧密的一个联,从不同的理解角度,可能都会“隔”,只是“隔”的我们可以忽略它的存在。 就**举的这两个例子来说一下。 先说第一个: 坚持重道尊师方向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 **强调要从上比的重道尊师“落脚点”顺延下去理解、分析下比。这个我双手赞同。 按我的理解,一个好的对联,上下联应处理好“关联”“控制”和“超越”。你既然定了上联的基调是“重道尊师”,你就应依此形成关联,并以此控制下联,让下联延展或补充。可下联“贪污受贿”是“重道尊师”的表现吗?显然不是。但如**所说,如果非要把它放在一个“教育系统范围内”这么大的一范围来理解,那能装下东西那可就太多了,比如下联我改成“反对杀人放火行为”,“严禁嫖娼卖淫行为”等等似乎都可以(其实不管那个系统范围,这些都要做到的,就如同不能贪污受贿一样),但上下两联显然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说,此联大“隔”不为过。 第二个例子: 动物园中观动物 图书馆里看图书 把这个联定为内容不相关的例子我认为是对的。 **从上下联两种行为的“感受”找到了内容相关。我认为这种分析方法万万不可。 如是这样,即便再“隔”的联,都不可能隔了,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能找到扯到一起的理由。这样一来,大家都天南海北的乱对,然后找出一些理由来解释,我不知道对联会对成什么样子? 我还是那句话,对联是两句话的艺术,如何用比较少的字写出一副大家一看就明白的精美、紧凑、和谐的联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而不能为“隔”找什么理由去圆场。因为我们不能在每一副对联后写上一大段文字,告诉阅读者,你应该这样这样看才不“隔”。如是这样,那就不是写对联了,干脆改成写说明书算了。 我们继续来看激烈的讨论, 隔与不隔是个大题目. 所谓隔,有空间之隔,时间之隔,内容之隔,意境之隔,风格之隔,强弱之隔。不能以一孔之窥而论。 坚持重道尊师方向反对贪污受贿作风这副联若挂在教育局,我认为从联意来看是不隔的,因为它可能说明了教育局一年的工作内容或重点,在某一层面上两者得到了统一。就象我们平时写的很多联,上联说喜欢喝酒,下联说喜欢看书,没有人说隔一样,因为它说明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或态度。 上联说春天如何,下联说秋天如何,也未必是隔,因为可能说的是自己园中的四季景观。但如果写:赏了梅花又赏菊花,时间上就隔了。 我记得说过一句话:看对联隔不隔,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这副联挂在哪里合适,若合适,则不隔,若不合适,就是隔。 第二个例子,尊师重教那联,如放在教育局门口,我承认它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你写完这个联,还得加个说明:此联是放在教育局门口的。脱离开这个说明,这个联还是一个有问题的联。 “联”是统一,“隔”未必是对立。对立是指两者有各自的独立性,在这个独立性上找到双方的共同点(记得先生说的是共鸣点:),就形成了统一,对联成立。不过这个双方的共同点不见得就一定在内容上。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对联好比两个紧紧拥抱着的人,但是不是物理意义上连体人。 对联的上下关联最终是通过读者的审美活动而实现的,读者审美活动得到的最终结果可能与作者的意图相吻合,也可能不吻合甚至完全相反,只要句中存在导致这种不同结果的“因子”,则其结果都可能是合理的。 是不是一副对联, 和“挂与不挂”以及“挂在何处”没有关系。你把婚联挂在灵堂里,错误是悬挂者,而不是“婚联”本身!换句话说,不因你的悬挂错误而株连“婚联”不是对联!加上横批是不是就控制了上下联的内容了?一个中心思想,估计就是说的横批了。横批,可以是对联的总结,而不是对联的统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