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题成联(每题20分): 1、 题北洋水师; 徒怀强国心,痛庙堂已腐,九万里河山瓜剖,水师打造空余梦 谁作前车鉴?将甲午永铭,百二年时局重看,民族复兴欣在望 注:瓜剖出自“瓜剖豆分”,即瓜分。
2、 题三星堆遗址; 此一方遗址横空,洗尽铅华,任求源溯本 数千载文明无极,留于巴蜀,便继往开来
3、请您以古代名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为题撰联。 未有圣贤心,亦择芳邻,虽方寸长知曲直 何妨青白眼,但行我道,不迂回忽忘形骸
二、联作思路解析:(20分) 请从上题即"命题成联"三题中,自选一幅联谈创作思路。要求300至400字 以古代名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为题撰联 未有圣贤心,亦择芳邻,虽方寸长知曲直 何妨青白眼,但行我道,不迂回忽忘形骸 解析:写联创作不单单是写事物本身,更多地要从事物得到反思、感悟,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对联。“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指环境对人的影响,但恶劣的环境不是更能磨炼人的心志吗?虽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但人们除了要懂得选择环境,更需要懂得迎难而上,故而联以营造一颗坚韧的心为目的。上联从环境切入,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普通人不能像圣贤一般清楚定位自己,于是懂得选择环境很重要,在一个有利于自身的环境下熏陶、成长,处事也能变得有分寸、有品格。下联则从本心切入,环境有好有坏,当人的处境不好时,不能因为恶劣的环境而妥协,而放弃原则,不能一味迂回迎合,敢于挑战才是真的勇气,坚持自我才能得到自己的道。从上联到下联之间的转变,是从随遇而安的铺垫到顽强不屈的升华。
三、 论文(20分): “自对之我见”为题撰论文 [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自对之我见 自对即句中对、当句对,顾名思义,这种对仗方式有别于传统对仗,自对的产生究竟对对联有什么影响? 首先,自对的出现为对仗拓展了空间,给对仗以新方向,例如: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一联中,上联以一到十的数字组成句子,高度概括出诸葛亮一生事迹。那么作为对句,如果还要从数字着手,无疑是很费力的,几乎无解,于是从另一方向思考,以自对入手取“五方位与五行”结合组成句子,既稳切又工整,毫无违和感。 其次,自对处于中长联中能改变句读节奏,使对联不再死板,增加了美感。例如: 江苏省苏州市怡园藕香榭联 曲槛俯清流,暝烟两岸,斜日半山,横枕登峰,水面倒悬苍石; 晴空摇翠浪,花露侵诗,槐熏入扇,凉生蝉翅,柳莺深锁金铺。 上联中“暝烟两岸”与“斜日半山”自对,“横枕”与“登峰”自对。下联中“花露侵诗”与“槐熏入扇自对,“凉生”与“蝉翅”自对。这样,对联不再是死板的上下联词性相对了,大大地增加了美感与可读性。 下面再看看另外两种特殊形式的自对。 第一,不规则重字的自对,例如: 王澄川题岳武穆联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大丈大当如此矣;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 此联若以正常联论之,犯了不规则重字的大忌,但以自对论之则合律。如果皆似此联做法,则自对可以无穷放大,泛滥之极,或者说只要排比句入联都可以当作自对,更甚者有失律的,届时也联将不联了。此种自对,毕竟有违对仗美感,出自名家手或多有附和,普通联家应当慎之。 第二:自对中扣自对,可谓是环连套,例如: 朱熹题松溪县学明经堂楹联 才兼大武,又重名臣,耻与汉贼同天,戮力远开新帝业 威震华夷,气吞吴魏,能使奸雄破胆,忠魂常绕旧神京 其前两分句属自对,其中“华夷”、“吴魏”又各自成自对,自对手法不可谓不复杂,细究之下,“华、夷、吴、魏”尚属同类字词,组成“华夷、吴魏”也可自对,但若词性稍有差池,简单自对尚可,置于自对中自对就难免不伦不类了,故而初学者也不可轻易试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第一,自对的出现对楹联的影响是正面的,同时自对是楹联中重要的技巧; 第二,自对具有高度的严性,不严谨则不成自对。经过泛滥地使用,自对越来越变得不那么严谨,这是一种负面信号。所以使用自对绝不可随意而为,使用时要记信两点:其一是非必要切莫滥用,其二是用之则须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