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名
7号卷:联都2007殿试卷:抱树
联都:抱树
题一
出句:云展长笺,孤峰直笔书天意,
对句:风抟巨浪,怒海翻鳞起卧龙。
题二
出句:逢节遍人潮,听古刹声嚣,千年曲径幽安在?
对句:染心耽外物,叹浮生欲烈,几度红尘幻未消。
(佛学有六染心之说)
题三:拟联:单边字数7字以上(20分)
瞩目星天,此下胸襟添万里,
凝神物我,当前斗汉对千回。
题四:拟联:单边字数11字以上。(20分)
(今音)
领秦淮风物,可驾幽思溯古舟,十里胜观凭客览;
感金粉烟华,独掬畅意游闲水,一席雅座为君留。
题五:评联,赏析。(30分)
①苍山开慧路,洱海渡慈航,三塔朝宗归净土;
梵呗示真如,天花呈妙象,万方崇圣悟禅缘。
此联立意上,从三塔之佛塔、古迹这两种属性中,作者直取三塔之本——佛塔这一属性,此联着眼于铺演三塔在佛界
之尊显,彰示三塔在佛界之正统,所以也决定了在意境上肃穆与凝重,这也是此类联的共同取向,不同于其它佛联可
以使人灵光乍现,突生妙悟。在构思上,处处以佛为宗,上联放眼周遭,地理物象,信手拈来,近取苍山,旁征洱海
,无不喻入佛内,下联则直入佛教境界,聆听梵音之歌咏,一展佛中之幻境,引领众生皈依;构思皆为立意服务,在立
意和构思上,作者瞩意把三塔描绘成檀林圣地、无尘净土,在此的表现是非常成功的。此联在技巧上,上联用比喻手
法,下联则是直描,因上下联中各有两句自成小对,都是对主句的铺垫,所以这种差异并没有产生上下联韵味上的隔
阂,反而有种殊途同归的欣然。遣词用字上,举词精当,天然工整,与意境浑然一体,只是“悟禅缘”有些牵强,感
觉于理只是似通而已,有力衰补缀之嫌,收尾显出疲态,算是此联的一处病伤。联律方面,作者以正格的诗律入联,
上下分句句脚是仄平仄对平仄平,并没有用马蹄式的平平仄(对仄仄平)或平仄仄(对仄平平)起,这种句脚平仄的运用
与马蹄式的安排并没有正从之分,只能服从与作者的结构安排,读来顿错有致,朗然上口。
②倚苍山雪影,枕洱海涛声,柱地撑天,三塔巍然成鼎足;
溯佛国渊源,袭皇家气脉,抚今追昔,千年仰止证禅心。
与前作不同,此联立意是从三塔作为古迹入手,着力于三塔之形格气魄与渊源底蕴,雄伟胜迹以壮写,千年过往以怀思
,作者身处佛外,以世人眼观之,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名胜联。构思上,亦与前作不同,上下联却是各有所重,上联专
把三塔引入空间范畴,两作都引苍山洱海,前作以其喻三塔之佛缘深厚,此作以其喻三塔之气脉天成;下联则把三塔
放入时间范畴,纵想三塔之历史。技巧上,采用拟人法,自对法,不赘述。遣词用字上,追求雄浑厚重,气概逼人,
其中上联中“倚雪影”有些不妥;下联以“证禅心”收尾,用于三塔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