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音
雅兴殊多偏怨柳 [飘萍浪子]
豪情尚盛自怜姬
[姜尚遇姬昌]
2. 古音
文坛不倒翁,小说成家,百岁春秋容笑傲
中国无双士,长歌化雾,一生雨电醒愚顽
[嵌「家、春、秋」、「雾、雨、电」]
3. 联评
在评联前先说些背景,否则搔不着痒处。
石钟山三面临水,为兵家必争之地。彭公为清朝名将,和太平军大战连场,其中一个主战场正是石钟山。后彭公功成身退,隐居石钟山。寓名浣香别墅,且闲亭为其部分建筑。他对石钟山情有独钟,在此不但有为其母超度亡魂的「报恩慈林」,有为死去的战友修建的「水师昭忠祠」,还有相传是纪念他毕生至爱梅小姑的「梅花厅」。
三联都合律,以下分别就其他问题略述。
a. 题石钟山且闲亭联
石钟山位于湖口,上联用「小池」有点费解,不知是且闲亭边有小池,还是作者故意将鄱阳湖说成小池,来衬托天地之大。石钟山不高,在山上看湖是不会像小池的。上联扼要地说了地理,还隐含兵戈之象。
下联说崖边乱石穿空的环境,既说水月一弯,也说岸边像一弯月的地形。也含兵戈之象。
用「乱」对「小」稍宽。下联用「崖」字显得不平凡,但对仗上却稍欠。「池」涵括「波」,但「石」不涵括「崖」,而是相反。当是错综对固无不可,但此法终究只是权宜。综合来看,上联有兵戈干卿何事,下联有战里偷闲,苦中作乐之意,与亭名配合。但在战争中想到风月,真是谈何容易,很明显作者并不好战。不用直说而意义自出,是作者高明之处。
b. 题石钟山江天一览亭联
此联为集句。上联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下联出自王勃《滕王阁》。
《琵琶行》是贬官时作,主旨在「同是天涯沦落人」。《滕王阁》诗主旨在世事变迁。「闲云潭影日悠悠」后接「物换星移几度秋」。可见此联的选材基本上情景相合。
「瑟瑟」的意思有些争议,在《琵琶行》中,个人的看法作「萧瑟」解,因与其余诗句情调较合。可是,集句联不必依原诗意义。假如「瑟瑟」作「萧瑟」解,此联由上句「秋瑟瑟」到下句「日悠悠」,转折有些突兀。相信这与作者和地点有密切关系。
咸丰四年,彭公曾在田家镇破太平军「铁锁横江」阵。咸丰五年,太平军在石钟山重创彭公水师。咸丰七年,彭公又反攻下石钟山。反反覆覆,世事如棋,正是「物换星移几度秋」。这样看来,「瑟瑟」作颜色解的可能性又较大了。「半江瑟瑟半江红」,不正是血流成河的惨状吗?作者由「秋瑟瑟」想到「半江瑟瑟半江红」,如今退隐,回首前尘,「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便很自然了。
单看作品,不知底蕴,有时会误解,这对作者并不公平,但在这资讯爆炸的年代,大家无暇细品,也是无可奈何。综观上下联,也含反战思想,但却不能混淆作者保卫国家的情操。
从地理说,江天一览亭在山顶,加上地势平坦,是观景的佳处。正如戴成法君在《雨游石钟山》一文所说,「在如此美丽的所在施暴作恶,则非禽兽莫能为之。」相信是彭公百年之后的知音了。
上联「枫叶荻花」可视为句中自对,下联应作如是观,故「闲」并非「枫」的宽对。可是「闲云」对「潭影」仍是稍宽。「云」对「影」可以,「潭」则顶多是名词作形容词用,对「闲」较宽。但集句联不能太呵求。
c. 题吴城全楚会馆联
「全楚会馆」是湖北和湖南的会馆,但实以湖南为主。彭玉麟等曾驻防吴城,大力扶持湖南商人,故会馆在吴城影响特别大。
两湖商人四海为家,所以上联劈头便说「到处便为家」。说的固然是商旅生涯的漂泊,骨子里却有吃通天下的豪情。
吴城在南昌,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所以上联第二节说「楚尾吴头」。
上联尾节取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意。
世事风云变幻,结果难知,故下联以「他年谁是主」起。此句也有「怜取眼前」之意。
衡峰在湖南,鄂渚在湖北。因是两湖会馆,故下联次节说「衡峰鄂渚」,而「合」字是联眼。
既然衡峰鄂渚可合,那么再推进一步「天涯若比邻」便很自然了,也呼应上联尾节。
此联起承转合,章法甚严。
对仗方面,「到」对「他」稍欠,下联用「来」借对较好。「便」对「谁」在现代的观点看也稍宽。「异」对「天」,「明月色」对「比邻看」也不理想。但综观此联,上下一气呵成、自然流畅,不能倒置,为流水对。因此,比较注重的是情感思绪的自然贯通,形式上不必严格工整,例如《望月怀远》的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就是流水对。作者既用《望月怀远》诗意,故意用相同的手法也未可料。无论如何,此联哲理意味重,对仗稍宽也可以接受。
彭公祖籍湖南衡山,在皖南芜湖长大,随军征战,走遍大江南北。商场如战场,两湖商人和作者的遭遇相恍惚。故此联既题会馆,亦自况之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