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都2011殿试试卷NO.12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39 小时
主题
6991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管理员

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9
经验
62510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 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命题成联(每题20分):

1、 题宋庆龄:

追求民主、追随国父,以一代名媛,投身革命夺奇志;
关爱和平、关护儿童,誉终生领袖,着眼未来著伟功。

2、 题长沙橘子洲:

独立寒秋,枫林尽染;
相约长岛,橘色恒香。

3、请您以对联的形式对以下事件发表感想,要求观点鲜明,言辞不违背道德和国家法律。

2011年10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限娱令”,其核心内容是:各卫视频道在晚上7:30- 10:00的黄金时间,每周娱乐节目不能超过两档,此外各台必须设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选秀节目数量也将严格受限,总局要求各电视台必须在2012年1月1日前落实这些规定。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对娱乐节目限制的范围很广泛:相亲类、情感类、冲关类、选秀类,包括央视的《开心辞典》都归为娱乐节目。总局的态度是凡是涉案、记录社会阴暗矛盾面的节目都要受到限制,同时鼓励制作和谐、健康、主旋律的节目,如传统文化艺术或历史地理天文类节目。

娱乐原为愚乐乎?河蟹自横行,无关旋律;
精神或是敬神也,羔羊凭宰割,有谓牺牲。

【牺牲】古指祭祀或祭拜用品。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做为对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从词性、结构、格律上来说,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对于对联的研究,清代文学界都没有停止过研究。正是由于诸如王国维等知名学者的贡献,对联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如此全面,才达上如此巅峰。

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观点,今人时有争议,特别是在名胜联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从广泛的意义上说:

1、“有我之境”,是指“我”的声音、“我”的足迹、“我”的感情,都直接通过联语,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例如《题华山下棋亭》联:

亭高开眼界,看远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秀色漫消磨,丘壑千重归画卷;
气爽扩胸襟,问此中实实虚虚、高高下下,妙机谁领会?风云万幻入棋枰。

这个名胜联中,有看、有问、有评、有感,明显属于上面所说的“有我之境”。

作者此种撰联手法,能够引导读者,使其看我所看、听我所听、嗅我所嗅、感我所感,能极尽渲染之能事,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效果。

“有我之境”的写作角度,采用的是“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也称“旁观者视角”),更倾向于主观能动性,可评可议,有与读者的互动感。

2、“无我之境”,是指采用外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就象是一种旁白、一种画外音,而不作任何评论。例如《题济南章丘龙泉寺》联:

台榭屯荫,翡翠半涵兜率殿;
池涛漾玉,水云深锁梵王宫。

作者这种撰联手法,或朴实自然,或清新隽永,或秀丽典雅,或浑厚雄奇,耐读耐品,能使读者回味无穷。

3、在名胜联的创作中,有时也会用到全知视角(也称万能视角)。但这种角度更适合描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因其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在此就不赘述。

(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所有的名胜联中,“境”里都有我,“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把“境”分为“有我”、“无我”的认识,是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以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无我则无物,无我则无景,无我则无情。尽管表面上看不到“我”,但“我”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对联中的。用一个精简的词语来说,“我”就是“联心”。

事实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可能表述为“我现之境”与“我隐之境”更为确切吧,其指导思想是不存在错误之处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是否出现在“境”之中,所有名胜联也好,其它各种联也好,都要让联语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才能写出自己和读者都喜欢的真正好作品。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Copyright by china-liandu.com     联都论坛 ( 粤ICP备20065835号 )

GMT+8, 2024-11-21 20:22 , Processed in 0.5921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