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议对偶与对仗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107 小时
主题
92

1741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1654
经验
7296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11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30 0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议对偶与对仗

     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一字之别,喻义异同。笔者经过对诗词骈赋和对联的学习和实践,得出的概念是:对偶和对仗是相近的修辞方法;对偶是诗词骈赋常用的修辞方法,它是由两句字词相对应,并不需要完成统一语义的修辞方法;对仗是对联独特文体的修辞方法,它是由两句字词类别相对应,且由对而联成统一语义的修辞方法。
   
      历代汉语言学家和汉语修辞学家都把这两种方法列为同一种修辞格去研究。这样就混淆了律诗中对偶句和对联中对仗句的区别。
    如: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对“对偶”作了这样的定义:“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成对排列成功的,都叫作偶辞。在形式方面实是普通美学上所谓对称。”
    王力先生在《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中说:“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
    蔡元培 《国文之将来》:“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文,音调铿锵,合乎调适的原则;对仗工整,合乎均齐的原则,在美术上不能说毫无价值。”
    一些字典和词典中也说:“对仗,指旧体诗文的词句相对偶。”
    那么,到底对偶和对仗有些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点泥?笔者不揣浅陋,愿与读者作一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相同之处
    1、二者都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均衡、庄重、对称、整齐的审美特点。
    对偶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对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以上两例都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均衡、庄重、对称、整齐的审美特点。
    梆声儿点点,
    露珠儿串串。
    歌声儿颤,
    胡同儿弯。
    朝阳染得菜椒儿美,
    晨风吹得小葱儿鲜。
    送上门,
    推进院。
    作千家常客,
    结万户朋缘。
    车声儿吱吱去,
    小曲儿声声远。
    载一片江南,
    推一车春天。
                      ----张志民《首都风情。推菜车的人》
   
    这首小诗共十四句用了七组对偶,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均衡、庄重、对称、整齐的审美特点。
    方悬四月,迭坠两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欣咏二心,恨无一面,南北天地遍招魂。
                      -----郭沫若《挽鲁迅》
    这副对联非常工整地运用了对仗修辞法,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均衡、庄重、对称、整齐的审美特点。上联说,高尔基逝世于一九三六年六月,鲁迅先生逝世于同年十月。仅仅隔四个月世界文坛上就陨落了两颗巨星,怎么不使全世界人民痛惜落泪泥?下联是说,作者读过鲁迅先生的《二心集》(指代鲁迅先生的著作),遗憾的是未曾谋面,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两位文学大师。对仗的特点彰显其中,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数目词对数目词;四月与两星;二心与一面;东亚与西欧;南北与天地,均属于句中自对。
    2、二者都体现了汉语言的独特修辞格
    汉字是汉语的基本要素,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某些汉字的谐音、多义、多声为对偶和对仗提供了可能。如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大量存在,也为对偶和对仗提供了条件。
    对偶句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高高兴兴上班来;
    平平安安回家去。
    司机一滴酒;
    亲人两行泪。
    以上不能不说其语言形成了对偶关系。但是,不符合对仗原则。
    对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阁”与“楼”同义词,避免重字,表达了效果:语言精炼。溪云对山雨,初起对欲来,日沉对风满,阁对楼,对仗工整贴切。
    3、二者都体现了汉语言的文字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对偶句: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按照律诗要求,中间四句是对偶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四句每两句形成对偶,内容统一。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从诗人在安史之乱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想到百姓之苦,体现出了作者的怀家愁和忧国难之情。
    对仗句:
    清风有意常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明朝灭亡后,他在家乡湖南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他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这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
    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为了事业与理想,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与情操,有多少像王夫之这样的人啊!他们的高风亮节将光耀千古。
    按照对联要求,这副对联上下两比,对仗工稳,内容统一。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ⅹ彩| 六合投ⅹ注| 网络赚钱去SO娱ⅹ乐ⅹ城:顶级信用ⅹ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1107 小时
主题
92

1741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1654
经验
7296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11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4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9:15 | 只看该作者
二、不同点
    对偶与对仗的不同点,须从律诗和对联的实际应用中得以说明。
    1、两者字数要求不同。
    律诗、词都有其独特的文字数量要求,骈文、赋在对偶句中,也遵循律诗的特点。而对联,则不然,可长可短。如律诗、绝句,分为五言或者七言,每句字数固定统一;词中按照词牌的不同,都有固定的字数要求。十六字令,从词牌上就限定了词的字数。
    对联有一字联,二字联,直至数百字长联。常用的五言联、七言联、十一言联。根据内容和表达形式的需要,可长可短。
    2、两者平仄要求不同。
    对偶常见于律诗、赋、骈文等文体中。其中律诗的对偶句子,格律严谨。该平声的地方,不能是仄声。平仄协调,方便吟咏,还可以谱成曲调,宜于歌唱。
    对联,除了要求在音节点上必须平仄对立,基本上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可以说,律诗词赋重平仄,对联重对仗。
    3、两者句法要求不同。
    一般指,语句收尾字平仄要求不同;语句有无拗救不同;语句是否押韵不同。
    (1)、两者语句收尾字平仄要求不同。
    律诗是按照一定的格律写成的,八句成篇。每句五字的叫作五言律诗;每句七字的叫作七言律诗。它是发挥汉语言文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诗体。其主要特点是:一、音分平仄,韵律严密。每句必须平仄相间,中间两联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间必须平仄相粘;二、结构固定,一般除了首尾两行诗外,中间两行诗必须对偶。三、一般以仄声起句为正格,以平声起句为偏格。用平声韵,一韵到底。
    对偶句,由于诗律、词格的要求,在起承两句收尾处,必须使用平声(平起平收格)。如五律、七律,起句如果要求押韵,那么写成对偶形式的句子,其收尾处,自然必须是平声落脚;而承句也必须是平声落脚。如: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北阙体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上面选录的,是一首平起平收五言律诗。起句和承句形成对偶句:北阙体上书,南山归敝庐。两句收尾都是平声。而对联联律要求,上比(上联)必须是仄声落脚,下比必须平声收尾,否则就是不律联;或者称,无律联。
    (2)、两者语句有无拗救不同。
    律诗规定,为了不以律害义,可以本句拗救和隔句拗救。以五言为例,本句拗救:平平平仄仄,第三字该平,如果用了仄(拗了),第四字就可以救,改为平:平平仄平仄。七言律诗是第五字拗,第六字救。
    而对联则没有“拗救”一说,对联的根本艺术特征是对仗和内容统一,一般只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律就可以了。
   (3)、两者语句是否押韵不同

    诗词骈赋为了便于吟咏,在格律上有严格的要求。它的形式美、音韵美、节奏美体现了其独特的美感特征。因此,在对偶句中也必须严格按照押韵的体裁书写和创作。对仗句是对联的独特体裁,它的独特处是在于展示;而且,上仄下平的落脚规则,既对又联的文体要求也限定了其修辞方法不必押韵。
    4、两者对应体要求不同。
    对偶的要求比对仗的要求宽多了。笔者认为,对偶是成双;对仗是结队。成双,可以理解为不需要严格对仗,而且两句语义并非要求表达完整(因为诗的整体才是内容主题);结队就不同了,上下两比的对应体要求工整,贴切,象仪仗队那样对应;而且上下两比要共同表达一个主题思想。
   
    举例:
    五言律诗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这首五律中的两副联为: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仅以其中一联为例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这是典型的对偶方法。“流水与暮禽(黄昏的鸟)”是成双的两个事物,但不是对仗的对应体。流水与落花,流水与耸山当可以形成对仗体。“有意和与还”是对偶,不是对仗。有意与无情,有意与无心,才形成对仗体。单单拿出这两句,相信读者不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从诗的整体上理解就会明白了。对仗则不然,两比联语必须词类对仗,而且要求完整地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或称主题。
    五言律诗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河所拟,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中的两副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首联对仗严谨,工稳,可以说符合对联对仗特点属于对仗句。第二联虽然也形成对,但因字词属类宽泛,属于对偶句。
    在我国传统的对联创作中,词的分类可划分为28小类。即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宫室类、器物类、衣饰类、饮食类、文具类、文学类、植物类、动物类、形体类、人事类、人伦类、代名类、方位类、数目类、颜色类、干支类、人名类、地名类、同义连用字类(如“格调”)、反义连用字类(如古今)、连绵字类、重叠字类、副词类、连介词类、助词类。工对也就是严对,要求严格遵守对仗原则,特别是词类对仗,要求所对仗的词属于同一小类。
    试看福建福州小西湖一联:
    桑柘几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边城。
    “桑柘”、“芙蓉”同属植物类,“几”与“十”同属数词类,“湖”与“水”同属“地理类”,“上”与“边”同属方位类,“社”与“城”同属宫室类,诚工对也。
    对联中,词类划分的小类对:
    1.天文类、风、云、雨、雪....
    2.地理类、山、河、海、川......
    3.时令类、春、夏、秋、冬......
    4.宫室类、宫、亭、屋、室...
    5.器物类、锄、锤、钳、钻、车、椅.....
    6.衣饰类、衣、裙、裤、裳.......
    7.饮食类、饭、菜、粮、馐.......
    8.文具类、笔、墨、纸、砚、书......
    9.文学类、诗、词、歌、赋.......
    10.植物类、梅、兰、竹、菊......
    11.动物类、人、牛、狗、虫......
    12.形体类、方、圆、扁、短......
    13.人事类、官、兵、长、干事.....
    14.人伦类、父、母、兄、弟、姐、妹.....
    15.代名类、 我、你、他、我们、你们
    16.方位类、 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
    17.数目类、
    ①基 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 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 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 数 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 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18.颜色类、 红、白、蓝、黑........
    19.干支类、 子、丑、寅、卯.......
    20.人名类、 毛泽东、李白、白居易......
    21.地名类、 北京、上海、大连、重庆....
    22.同义连用字类(如“格调”)、
    23.反义连用字类(如古今)、
    24.连绵字类、葳蕤、锦绣.....
    25.重叠字类、山山水水、朝朝暮幕......
    26.副词类、
    ①表示程度的 很、太、最、十分、非常
    ②表示范围的 都、全、只、统统、仅仅
    ③表示时间的 正、刚、又、曾经、终于
    ④表示否定的 不、未、没有(看见)
    ⑤表示语气的 偏偏、也许、简直、难道
    27.连介词类、
    连词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 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介词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 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   在、向、从、往、朝
    ③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因、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28.助词类。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②时态助词 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 吗、呢、吧
    5、律诗是听觉艺术,对联是视觉艺术。
    律诗是听觉艺术,它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吟咏。《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歌能表达诗的意思,靠的是声和律,有节奏,有旋律,有声调。平仄音在这里就可以明显地区分开来。三平尾、孤平就不和谐,很难唱出来。因此,律诗中违忌三平尾(不违忌三仄尾)和孤平。
    对联是视觉艺术,它的传播主要是靠展示。写成字,印成书,刻成版,装裱成幅,都是展示。许多对联的修辞,吟咏是听不出来的,像偏旁对,顶真对,拆字对,谐音对,双关对等等,只能看,外加琢磨。对联可以念,增加记忆。因此,对联虽然也违忌三平尾,但不违忌三仄尾和孤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精妙绝伦。即使是同义词也有其不同点。对偶和对仗,仅一字之别,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的修辞方法,其应用功能也不能同日而语。
    此文鉴赏和参考了常江老师在《对联文化研究》杂志上的文章“坚守与标新”和刘娴老师的“对偶修辞格的研究初探”等文章,在此一并感谢!
    以上是本人粗浅的体会和思考,浅尝陋见,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2012.10.29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946 小时
主题
457

5069

帖子

1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贵宾

云山

Rank: 4Rank: 4

UID
35224
经验
144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9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24
3
发表于 2012-10-31 09:45 | 只看该作者
最乐野草老师好文,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4
发表于 2012-11-1 0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2-11-1 08:45 编辑

对仗与对偶,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的!
三羊感觉楼主并没有抓住关键!

详见拙文,仅供参考!以利探讨与交流。
《对仗句与对偶句的根本区别》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5731&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2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5
发表于 2012-11-1 17:2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设阅读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Copyright by china-liandu.com     联都论坛 ( 粤ICP备20065835号 )

GMT+8, 2024-11-23 18:20 , Processed in 0.3938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