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对联“词性一致”是正格
-------《缥缃对类》《习对发蒙格式》解读
中国古代留下的如何写对联的文章很少。至今能见到的只有少数几本《对类》方面的童蒙读物。《对类》是教儿童演文习字用的,并不单纯用于对对子。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大量实践体会文法,也即语法。也正因为是对儿童打基础的知识,所教的东西是最基本的法则。故不能将其说明文字中“文理谬矣”因其简而忽略其意义。
明代对联启蒙读物《缥缃对类大全》的前言《习对发蒙格式》中说:
“习对发蒙格式
凡入小学,教之识字,(艺海注:此处删去了关于四声部分的文字)
…又以虚实死活字教之。
盖字之有形体者谓实,字之无形体者谓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半虚半实者亦然。最是死字不可对以活字,活字不可对以死字。此而不审,则文理①谬矣。
又有借用同音字,谓如澄清之清与青字近音,洪大之洪与红字近音,采色门借清洪字对黑白等字;又如增益之益与一字同音,参请之参与三字同音,复载之载与再字同音,数目门借益参载字对十百千万等字;又如爵禄之爵与雀字同音,公侯之侯与猴字同音,禽兽门借雀猴字对鸟兽虫鱼;谓之借对。例又有引用周易卦名,毛诗篇名,虽不苦拘虚实,然不若亲切②者为好。
若夫以实字作虚字使,以死字作活字用,是作家③有此活法。初学者未易语此。今以虚实死活字分门析类,辑为对属,以便初学简阅云。”
①
文理:
1. 礼仪。《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 汉 桓宽《盐铁论·论功》:“ 匈奴 无城廓之守……上无义法,下无文理,君臣嫚易,上下无礼。” 宋 王禹偁《籍田赋》:“武功以成,文理以定。”
2. 犹条理。《礼记·中庸》:“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汉书·高帝纪下》:“ 南海尉 它 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 王先谦 补注引 周寿昌 曰:“文理,犹条理也。”
3.文辞义理;文章条理。 宋司马光 《进通志表》:“文理迂疏,无足观采。” 明谢谠 《四喜记·双桂联芳》:“圣旨到来,宋祁文理精通,第一甲进士。”《红楼梦》第二三回:“单把那文理雅道些的,拣了几套进去。” 鲁迅 《伪自由书·不通两种》:“文理总未免有点希奇。”
②
亲切:贴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文艺一》:“ 欧阳文忠常爱林逋诗‘草泥行郭索(借指蟹。螃蟹爬行貌。亦指蟹爬行时的声音),云木叫鉤輈(辀zhōu车辕钩辀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鷓鸪鸣声’)之句, 文忠以谓语新而属对亲切。” 明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二君所论书法耳,然形容《十九首》,极为亲切。”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执柯伐柯,其则不远。’取而较之,更为亲切。”
③
作家:行家,高手。
教小学生,必是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由上可见:
1, 所有汉字,分为虚字、实字、半虚字、半实字,
2, 实字皆是死字。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
现在看就是形容词。
3, 虚字有死有活。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
现在看就是动词。
对类原则:
1, 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半虚半实者亦然。最是死字不可对以活字,活字不可对以死字。此而不审,则文理①谬矣。
2, 可以借(音)对,但不提倡:“不苦拘虚实,然不若亲切②者为好。”
3, 虚实可以变化,但要到高级阶段:“若夫以实字作虚字使,以死字作活字用,是作家③有此活法。初学者未易语此。”
--------很明显:
一, 将字分为虚实死活,实际就是指词性。按虚实死活相对,就是指词性一致、
二, 死活变化后互对是可以的,但要符合文理,是高级阶段的事。这里的“文理”,就是行文法则,就是句法结构,现代就是语法学的内容。只有句法结构相同的情况下,才好解析这种变化。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с彩| 六合投с注| 网络赚钱去SO娱с乐с城:顶级信用с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