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4|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渔舟姐姐之邀 淼淼的小窝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6 2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应渔舟姐姐之邀,今天在这儿建成淼淼的小窝,以后会慢慢往家里搬东西。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21:1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懒了,先写个联吧:
蜗居虽陋,门户洞开迎贵客
情性唯真,滇红谨沏奉新朋

欢迎新老朋友到淼淼的小窝做客,给各位奉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21:10 | 只看该作者
文以述事,不想只是吟风弄月,打算每天 一诗或一联,来写自己身边的事。
初学,写的不好,请来的朋友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昨天和年轻同事交谈,按她的性格建议她换个处室,更利于她的发展,反而被误会了,以为我想末位淘汰她,她还哭了。唉,无语了。

下班大厅静,小会谈心情。
奈何阅历少,反误不良清。

披肝沥胆,真情相对拟前景
抹泪哭鼻,历事浅微无划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63 小时
主题
7

402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2141
经验
276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26
4
发表于 2013-2-27 21:25 | 只看该作者
淼淼学兄文才横逸!: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5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21:59 | 只看该作者
原来这儿也要做作业,提前写一篇。

七绝 春池花影 【梧桐诗雨】
江头杨柳静期春,滟潋清池印郭滨。
花自无言风自恋,嫁于流水共为尘。

七绝 春池花影 【淼淼】
三月春风剪细柳,梢头黄鹂赞花羞。
天然何用细雕琢,塘畔佳人笑影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6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2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渔村淼淼 于 2013-3-3 21:30 编辑

前两天工作忙,回家都11点多了,以后补。
做个联吧:
碌碌忙忙,不问整天为甚
庸庸扰扰,但凭无愧于心

七绝 雪(寄出差江南的北方朋友)
御街鹅羽拂晨妆,绿蚁游丝独在乡。
丽日江南如更艳,琼花一朵寄君藏。

七绝 步渔舟姐姐原韵 【淼淼】
江南应是花红妆,江北薄棉落镇乡。
何日对炉煮梅酒,却说白蕊心中藏。

补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21:41 | 只看该作者
五律 《别怨》
春来绿故地,燕舞添新愁。
纤指点冰弦,闺中消永昼。
一别三载过,屋后水悠悠。
云鬓懒梳理,秋心向南流。
后两句不满意,有时间再改。

附 一代天骄老师原玉;
五律——别怨
我宿辽河岸,君行沙绿洲。
隔空三夜语,牵手两神游。
野渡云遮月,清商水见愁。
声闻堪绝唱,孤雁与伶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20:59 | 只看该作者
家太多了,找了半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家。唉,要是有个快速搜索的功能就好了。
星期六、天都上班,今天写了一个。

《五律 云》
    淼淼
无挂亦无牵,自由踏愿升。
银霓是上衣,云锦做霞蒸。
对语有星辰,知心仅鹤声。
何须瞧眼色,但许性随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21:53 | 只看该作者
学对联:

题目: 晓雨润花
天挥千把汗,敢叫五更催岭绿;[渔舟]
川染万丛红,更收百露酿花香。[渔舟]

晓雨润花红胜火 [淼淼]
江堤春水绿如兰 [淼淼]
甘露杨枝洒,浸染百花红胜火 [淼淼]
柳帘紫燕穿,春来江水绿如兰 [集句]
题目:三门峡宝轮寺塔
风檐诵佛经?木鱼不睡听铃语;[渔舟]
净地无尘念,禅舍常清居慧心。[渔舟]

风铃阵阵,梵音惊醒红尘客[淼淼]
佛号声声,空有参通大智人[淼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23:11 | 只看该作者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 ,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外,押韵或不押韵都可以)。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不属于一般情况,在此暂且不论。

       基本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每换一种首句,就是一种新的格式。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须与之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以便押韵,那就只能选“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又必须以仄声字结尾,那就得选“仄仄平平仄”。第四句要与第三句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那就只能选“平平仄仄平”。这样就产生了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南山宿雨晴,
                                             仄仄仄平平   春入凤凰城。
                                             仄仄平平仄   处处闻弦管,
                                             平平仄仄平   无非送酒声。           ——刘禹锡《路旁曲》
          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为首句,就可以推导出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岸芳春色晚,
                                             仄仄仄平平   水影夕阳微。
                                             仄仄平平仄   寂寂深烟里,
                                             平平仄仄平   渔舟夜不归。     ——司空曙《黄子陂》

       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月黑雁飞高,
                                              平平仄仄平   单于夜遁逃。
                                            平平平仄仄  欲将轻骑逐,
                                            仄仄仄平平   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单就平仄。句式而言,把五言绝句按照“对”和“粘”的规则继续往后延伸四句,变为八句,即成五言律诗。因为五言绝句有四种格式,所以五言律诗也有相应的四种格式。

        第一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              ——桂甫《观李固清司马弟出水图》

       这实际上就是把前面讲过的基本格式重复两遍。例如:

        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水流。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锡飞常见鹤,杯渡不惊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似得庐山路,莫随惠远游。               ——杜甫《玄武禅师屋壁》

         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七言诗,包括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简称七绝和七律。七言诗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句子的前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平仄,要与该五言句子前两个字的平仄相反。
以五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来讲,变成七言诗就成了这样:

                                               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仄仄平。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仄仄平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七言诗的第一个字,平仄要求不严格,平仄两可。例子:——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第二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岂有豪情似旧时,  花开花落两由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期泪洒江南雨,  又为斯民哭健儿。

                                                                                                          ——鲁迅《悼杨铨》

         第三种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第四种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七言律诗也有四种格式,并且和五言律诗的四种格式是相对应的,只是每句诗的前面多了两个字。

         第一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白居易《城上夜宴》

        第二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达”字在诗韵中读仄声。                      ——晏殊《寓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23:1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种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清明》

         第四种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泽东《答友人》

     目的很明显,我知道自己曾走了不少的弯路。所以才费了多少周折弄来这些。原因很简单,必须要“移情”。移情之目的便是在于“立意而更受要道”。这是很重要的。
       某曾以为写诗只在自己,欲放欲收之间全在于己。其实不然。唐之前为文律诗可不讲格律,是为古风,之后格律则是一种必须,需严谨以待。不管如何,写诗填词都是必须要按着路子来的。
      下一篇讲格律之外的规则。包括,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孤平拗救,三四字互救,对句互救等。



寒冰621 (站内联系TA)

格律以外的规则

第一、“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格式,历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意思是讲,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平仄两可,可平可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选用平声字或仄声字。第七个字当然都必须分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涉及韵脚。如果就五言诗而论,那就是 “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也属于不言而喻,是必须分明的。这个口诀,简明易记,很有用处。但必须注意,它只是大概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掌握的时候,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抛开变格先不说,最重要的修正有两点(以五言诗而论):

       一是:“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最须注意,其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狐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科举考试时,犯了“孤平”,诗就不及格了。此是大忌。

       二是:“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也应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另外,“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中,第三字也可能不用仄声,以免形成“三仄脚”,但这不是格律的硬性规定。

       我们还是以五言诗的四句(种)基本格式来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论的字加上括孤,即变成如下的样子: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则变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七言诗的各种句子,第一个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论;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律必须分明。后面五个字的平仄要求,和五言诗相同。

第二、“孤平拗救”

       前面讲过,“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个字(七言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平仄不能不论,必须用平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则为“犯孤平”,是写律诗之大忌。
        但有时根据诗意的需要,第一个字不得不用仄声字,或用仄声字于文意更好,那怎么办呢?有办法:就是在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之后,把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字。这样整个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则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允许的。这种变格,叫做“孤平拗救”。

    举例:                    宠深还若惊(王禹称《五更睡》)
                                                 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总观唐、宋名家之诗作,犯孤平者极为罕见,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但孤平拗救的诗句则非常普遍,说明这是诗界历来公认的规则。

第三、“三四字互救”

       五言诗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达到互救的效果。这样,这个句式就变成了“平平仄平仄”。如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崔垣《春怨》)
                                               朱实出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枝。(崔兴宗《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这种句式,是平仄格式的一种变格。值得注意的是,它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五言的第四个字(七言的第六个字),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这种句式虽然是变格,但在唐、宋以来的律诗中,用得非常普遍,甚至并不比正格用得少,连应试诗也允许用它。

第四、“对句相救”

        以五言而论,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可用仄声字。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括弧里的字,平仄两可。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第四个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如果用了仄声字,可以在对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办法是把对句的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孤平拗救”的规则,照样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类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规律加两个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孟浩然《裴司事见寻》)
          以上两例,都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送远》)
        以上两例的出句都是仄声。唐宋名诗中这样例子很多,在此不多举。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李商隐《落花》)

       以上两例,不仅出句的第三、四字全是仄声字,而且对句的第一个字也用了仄声字。对句用了“孤平拗救”的规则。对句第三字的平声字,既救本句的孤平,同时也起了救上一句的作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十”是入声)
                                             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陆游《桐庐且泛舟东归》)
                                             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方岳《梦寻梅》“七”是入声)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四首》)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对句相救”的变格形式,也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必须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很确切的,用时须有若干修正。

       这四条规则,主要是讲拗救和变格,也都是诗律不可缺少的部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研究诗词格律的权威北大王力教授有一个比喻很好,他说:“谈诗律必须兼谈拗救,这等于法律上的'但书’;'但书’应认为是法律的一部分,并非法律以外的东西。”他又说“拗而能救,就不是病。”

       拗救,或统称变格,在诗词创作中,大有用处。首先,它可以扩大遣词用字的自由度,从而保住某些必须用的字,提高诗句的质量。例如杜甫的诗句“远在剑南思洛阳”,其中的剑南是地名,很难改动这个“剑”字,因而就在后面用一个“思”字来救,自然而又和谐。又如“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山”。(李白《过崔八丈水亭》)其中“宛溪”、“敬亭”都是地名,出句用了“三四字互救”的变格,解决了用字的困难,诗句合律而又流畅。毛主席诗句“我欲因之梦寥廓”,用的是“三四字互救”的变格,总不能为了凑成正格把“寥”和“梦”调换位置吧。变格的妙用,实不可不知。

       其次,有时只有用变格才能完成某种高难度的精彩的对仗(对仗问题,以后还要专门讲)。特别是涉及到数字的对仗,常常得用变格。因为按照诗韵,所有的数字,只有“三”和“千”是平声,其他都是仄声,不用变格就很难对了。前面引用的一个例子,“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对得很好,若不用变格,就没有这种效果。唐宋名作中类似诗例很多。

       平仄格式和格式以外的变格规则,并不难懂,但初学的人普遍觉得难记。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归纳出一个简便的公式,与大家共酌。

                     一变格
               (仄)仄(平)(平)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基本格
               (仄)仄(平)平 仄
               平 平(仄) 仄 平
               (平)平(平)仄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二变格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上列基本格式与一二变格的关系,包括了前面讲过的关于平仄格式和变格的全部规则。四个基本句式,四条变格规定,可在这个公式表格中一览无馀。
        中间部分,是平仄基本格式。其他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诗的平仄格式,都可由它推导出来。括弧中的字,是适用于“一三五不论”的字,是平仄两可的。
        上边一变格是对应基格格式一二句的可变成的形式,即与之对应的单句变格形式。下边第一句是对应基本格式第二句的变格,是“孤平拗救”。第二句为对应基本格式第三句的第二个变格是“三四字互救”。
         左边是两句同时变化的变格形式,(用了大括弧来联接)即前面讲的“对句相救”那种形式。
         初学者,在写诗或研究诗的时候,可以随时拿这张表来对照,比到书中去查找规则,省事多了,快捷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23:12 | 只看该作者

2211122,1122112.
1122211,2211122。
2211221,1122112。
1122211,2211122。  
仄起仄收入仄韵

2211221,1122112.
1122211,2211122.
2211221,1122112.
1122211,2211122.
仄起平收入仄韵

1122112,2211122。
2211221,1122112.
1122211,2211122。
2211221,1122112.
平起仄收入仄韵

1122211,2211122.
2211221,1122112.
1122211,2211122.
2211221,1122112.
平起平收入仄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23:14 | 只看该作者
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

       关于律诗的平仄法则,上面已全部讲完。总的就是四个基本句式(加上“对”和“粘”的要求),四条规则(格式以外的)。掌握了这些,写诗就不会违反平仄的格律。

       前面讲的是历代公认的格律规则,写律诗时必须遵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属于某些诗人在格律之外的艺术追求;还有的属于一家之言的主张。这些并不是格律的组成部分,诗词作者不一定遵守,但了解一下也是必要的。

第一、广互救

       就是本来可以不救的,也去救。七言诗的第一字、第三字,除了犯孤平的句子以外,本来都可以不论,不必去救,但有的诗人为了使诗句的音调显得更加抑扬顿挫、铿锵优美,也尽可能去救。有的在本句中第一字与第三字互救。如:

                                               若非群玉山头见。(李白《清平调词》)
                                                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有的在对句中一与一互救、三与三互救。还有的除本句互救之外,同时在对句中又救。如: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杜牧《移居言溪馆》)
                                            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王建《九仙公主旧庄》)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许浑《西湖亭宴饯》)

       由于采取这种多重互救的方法,“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联句式,变成了下面这种形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这种形式,在中晚唐以后诗作中非常普遍,并不比正规格式用得少。

第二、避“上尾”

      诗律讲平仄,而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有人认为,上、去、入三声应交替使用。同一声连用,如“上上”、“去去”、“入入”,则是应该避免的。还有,一首律诗的四个出句(尾字),最好上、去、入都有,至少不要连用两个上声,或连用两个去声,或连用两个入声。连用了,就叫“上尾”。唐诗的许多大家,对这一点还是比较注意的,尤其是杜甫。如: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平)?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去),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上),常使英雄泪满襟。

              曲 江
               一片黄花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从写诗的技巧上讲,“上尾”的毛病应当尽可能避免。但避“上尾”不是诗律,不是必须遵守的。

第三、不重字。

      许多诗人都很讲究这一条,在同一首诗中决不用两个同样的字。当然,有的诗人为了造成双声叠韵,或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故意使用重复字,则不在此例。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王至)。等等。这些诗句中使用重复字,追求的是一种特殊艺术效果,不是无心之失。但也有的诗,显然不是有意使用重复字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中用了两个“卧”字,诗人对此可能并不在意,也可能是疏忽。但毕竟这是一首好诗,一首很好的诗。话又说回来,在同一首诗中,对于并非有特殊效果的重复字,当然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小律和排律

       前面讲过,凡按照律诗的平仄要求写的诗,每首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和七绝):八句的叫律诗(五律和七律)。此外还有两种:每首只有六句的,叫小律,也叫三韵小律(即使首句入韵,仍称为三韵小律);超过八句,达到十句或十句以上的,叫排律。也有人只承认绝句、律诗、排律这三个品种,而把小律作为律诗的一种。小律和排律,这两种诗都比较少。

              三韵小律举例:
               寒闺夜 白居易
               夜半衾稠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送羽林陶将军 李白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排律的写法,就像五律或七律一样,只不过要按照“对”和“粘”的规律一直写下去。除了首联和尾联以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排律常以用多少“韵”作为标题,如杜甫的《上韦左相二十韵》,刘禹锡的《武陵书怀五十韵》,等等。二十韵,就是说。全诗共四十句。五十韵,即一百句。排律很长,在此就不举例了。
         绝句不要求用对仗。用对仗当然也可以,但不是必须的。
        第一、在一首诗中,两联对仗是基本的,多则不限。
         这种只有一联对仗的诗,盛唐时期比较多见。仅有的这一联对仗,一般用在颈联,颔联则不用,诗评家称这种首联、颌联都不用对仗,直到颈联才出现对仗的诗为“蜂腰体”,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

还有一种变例,诗中虽然存在两联对仗,但不是都用在中间,而是用在首联和颈联。有的诗评家称这种形式为“偷春格”,因其把本应在颌联出现的对仗用在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20:49 | 只看该作者
sap项目启动了,最近会经常加班,这贴是怕不能天天更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2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渔村淼淼 于 2013-3-9 21:03 编辑

从 清联 第61个开始吧
题园圃联 冯 钤
为恤民艰看菜色;
欲知宦况问梅花。
渔:为恤灾情邀翠柏
       欲知油价问西风
淼:社会和谐清腐败
      民生改善重经营

原清联第62幅
62
凭吊岳墓感题 秦大士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淼:雄心壮志,好男儿史册垂青
         荡气回肠,小女子扪碑仰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5:01 | 只看该作者
瞻园东山楼 前 人
辛勤有此庐,抽身归矣!喜鸟啼花笑,三径常开,好领取竹簟清风、茅檐暖日;
萧闲无个事,闭户恬然。对茶热香温,一编独抱,最难忘别来旧雨、经过名山。
亭台日暖,闲对一池春水:看叶碧莲红,鱼穿花影,好一派和平风景;
曲雅音清,漫弹两首琴歌;忆酒酣谈兴,友戏仄平,仍记得逝去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5:02 | 只看该作者
第64
八十自寿 袁 枚
桑榆晚景休嫌少;
日落红霞尚满天。
渔:题:近古稀自作
雨稀镇小尘嚣少
菊淡桥残痕迹多
淼:逾不惑之作
近来渐渐疑惑少,
又道微微利名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21:40 | 只看该作者
七绝 南北温差
南方春日李桃娇,室内冷清着厚袍。
北地极寒下雪天,小孩薄裳啃冰糕。
打死也写出宫怨,写个以前看的漫画。漫画画的是北方的小孩在有暖气的屋里吃雪糕,南方小孩冻病了在屋里打盐水。弦外之音是南北供暖的不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4

318

帖子

1

精华

63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177
经验
15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2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渔村淼淼 于 2013-3-14 20:20 编辑

烹茶待君
隔院时闻笑语甜,香风轻送絮粘帘。
腕间仍佩芙蓉串,煮水烹茶冷复添。
终于整了个宫怨:头两句写的是他进了别个妃子的院子,只听隔壁热闹。后两句写我带着他以前送的首饰,在等他,但估计他不会来了,却仍抱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Copyright by china-liandu.com     联都论坛 ( 粤ICP备20065835号 )

GMT+8, 2024-11-21 18:54 , Processed in 0.3390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